走進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教融合的熱潮撲面而來。作為我市“一區三帶”產教融合格局的核心,這里形成了職業教育與產業園區空間耦合的生動局面。在江西陽光技工學校,學生們在課堂學習理論,在車間實操訓練,他們的作業就是企業真實的產品,理論與實踐在這里緊密結合。
“自2007年辦學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厚德強技的人才觀和崇先勵優的價值觀。”該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以“一專多人、一專多崗、一專多用”為培養目標,對學生實行“人生早準備、生涯早規劃、職業早引導、就業早幫扶”的“四早”教育,走出了一條在校成功培養“雙證”技術應用人才之路。
這正是上饒創新產教融合路徑的縮影。近年來,我市以建設國家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先行區為契機,堅持產業和專業同步規劃,創新融合路徑,優化要素整合,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我市堅持產教同步規劃,將產教融合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市發改委、工信局等六部門聯合出臺《上饒市產教融合型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建立企業參與辦學激勵機制,目前已認定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28家。
“我們完善了‘產業需求-專業調整-人才輸出’動態優化機制,以產業需求為坐標,科學校準專業設置方向。”上饒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全市31所職業院校共調整專業16個,新增產業急需專業9個,專業與當地產業匹配度提升至70%。
我市著力構建“基礎實訓+專項工坊+企業校區”三級實踐教學體系,多渠道投入專項資金4.2億元,建成省級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3個。其中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訓基地涵蓋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8個實訓中心,年接待實訓學生1.2萬人次。
我市創新“企業校區”模式,與晶科能源、宇瞳光學等頭部企業共建實訓校區6個,企業提供實訓設備價值超1.8億元。目前,光伏市域產教聯合體已有19所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18家光伏上下游企業參與,已成立光伏制造現場工程師學院1所,光伏產教實訓基地4個,校企編寫專業教材9本,編制行業人才培養目標及技術標準17項,760余名學生和49名教師參與。
我市深入推進“職教高考”改革試點,逐步建立中職、高職、職業本科貫通培養體系,為本地產業儲備了穩定人才資源;深化“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組織師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獲省級以上獎項5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