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醫療戰線上,有這樣一位行醫三十余載,默默奉獻的醫者,他就是玉山縣仙巖鎮官溪衛生院的楊永旺。多年來,楊永旺始終秉持對生命的敬畏與對鄉親的關切,以實際行動踐行“醫者仁心”,將健康服務延伸至鄉村的每個角落。面對獲得的榮譽,他從未自滿,他認為這些榮譽更是一份需要扛好的責任,因為這份認可里,有患者托付生命的信任,也有鄉親對健康的期盼。
“醫德藏于點滴,責任重于泰山”是楊永旺的行醫座右銘。每天清晨,他總會和同事們提前到崗,做好接診準備,避免讓就醫的鄉親多等待。基層衛生院未明確劃分科室,內科、外科、兒科患者都可能前來就診,這要求醫生具備綜合的診療能力。為更好服務患者,遇到不熟悉的病癥,楊永旺白天細致問診、記錄病情,晚上回家后還會翻閱專業書籍,對照病例梳理治療思路,更新醫學知識儲備。他總說,多在病例上花心思,做好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不辜負患者信任。
基層留守老人和孩子較多,楊永旺對這類群體格外關注。曾有一位鄰居將獨居老人送到衛生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已多日未正常進食。見到楊永旺,老人顫巍巍拉住他的手說:“楊醫生,求你救救我,要是再治不好,我這病怕是就沒指望了。”看著老人無助的眼神,楊永旺一邊耐心安撫,一邊仔細詢問病史、排查癥狀,同時第一時間聯系老人子女。得知子女無法及時趕回,他立即雇車前往上級醫院,請專家到衛生院指導診療。老人最終被確診為膽石癥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因衛生院設備有限,本應轉至大醫院治療,但老人考慮到子女不在身邊,不愿折騰,堅持留在衛生院。楊永旺主動承擔起老人的照護工作,不僅按專家建議制定抗炎、支持治療方案,還負責老人的飲食起居,每天幫老人端茶倒水。在他的照料下,老人病情逐漸好轉,出院時反復向他道謝,楊永旺只是說:“這都是我該做的。”
行醫多年,患者的認可始終是楊永旺堅持的動力。對他而言,多解答患者幾個疑問、在患者不適時多叮囑幾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患者卻記在心里。有位患者康復后特意到衛生院對他說:“楊醫生,當初要不是你耐心勸我好好配合治療,我可能還恢復不到這么快、這么好,真的太謝謝你了”,有時聽到群眾類似的贊賞與肯定,楊永旺都覺得所有辛苦都值得。
為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楊永旺主動向院領導申請,擔任仙巖鎮官溪社區家庭醫生團隊隊長。家庭醫生需經常進村入戶,無論酷暑嚴寒都要奔波在鄉間。院領導考慮到他年紀較大,擔心他身體吃不消,勸他再考慮,但楊永旺態度堅定:“保障鄉親健康也是我的職責,作為老職工,更該帶頭向前,我能行的。”
有年輕同事說:“跟楊永旺下村特別安心,他總走在最前面,怕我們迷路,還會幫我們趕圍過來的狗。”每次走在鄉間小道上,看著團隊制式的紅色馬甲,楊永旺覺得這不僅是團隊的標志,更是對鄉親健康的承諾。
如今,衛生院條件改善,來了不少年輕醫生,也增添了新設備、開展了新項目。楊永旺雖年紀大了,卻依舊忙碌,主動承擔起帶教年輕醫生的任務,將三十多年的行醫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出去。看著年輕醫生逐步成長,他打心底里高興。
從青春年少到兩鬢染霜,楊永旺將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基層醫療衛生事業。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以日復一日的堅守,在平凡崗位上詮釋著醫者的擔當,用仁心仁術守護著鄉親們的健康,成為鄉村大地上溫暖的健康守護者。(姚文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