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 題:政策加速落地!金融活水更好澆灌消費新生態
新華社記者吳雨
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近期,一系列金融政策加速落地,持續撬動服務消費供給,更好滿足居民服務消費需求,支持消費新生態。
近日,家住廣東東莞的蔡先生貸款10萬余元購置了家居家電,在享受財政貼息后,省下了1000多元利息支出。他告訴記者:“我全程一鍵操作,銀行系統自動識別出交易為家居家裝消費場景,當時就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近期,商務部等9部門對外發布《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出臺19條舉措進一步擴大服務消費。其中,在加強財政金融支持方面,特別提出“開展重點領域消費貸款貼息”。
記者了解到,隨著9月《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落地,金融機構用好用足政策,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不斷優化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
“在一系列消費政策引導下,我們全面啟動系統改造、產品服務流程優化等相關工作,認真推進政策落地實施,在需求端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動能。”中國建設銀行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消費信貸處處長楊哲介紹,截至9月末,該行已簽署財政貼息服務協議的客戶超60萬戶。疊加國補、地方補貼等多種消費政策助力,該行9月末消費貸款余額同比增長近三成。
挖掘消費潛力,一方面要助力消費者“省錢又省心”,另一方面要提升供給質量、優化消費環境。
會撒嬌賣萌、可陪伴聊天、能巡視預警……智能機器狗正從專業領域向大眾市場延伸,尤其吸引注重新鮮體驗的消費者。
“今年以來,我們的阿爾法機器狗銷量增速超過100%,企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金融支持。”南京蔚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孫李恔告訴記者,建設銀行給企業授信1000萬元的信用貸,并已連續兩年續貸,有力支持了企業經營周轉和產品迭代。
近年來,各家銀行從供給端發力,擴大高質量信貸供給,加大對消費行業經營主體的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強化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促進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全國服務消費重點領域貸款余額2.79萬億元,同比增長5.3%,較年初新增1642億元。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前7個月的新增貸款,較去年全年多增630億元。
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金融供給,離不開政策激勵。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設立了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并將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規模擴大到8000億元,有助于支持擴大高質量服務消費供給。
“目前,金融機構申報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近600億元,涉及經營主體近4000家、貸款5700多筆。”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副司長楊虹在此前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持住宿餐飲、文體教育、旅游領域等項目近100項,簽訂貸款合同約119億元。
為持續增強消費領域資金供給能力,中國人民銀行還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拓寬資金來源。今年前7個月,汽車金融公司等發行金融債券215億元,發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484億元。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學勇認為,作為連接政策、市場與家庭的重要紐帶,金融正立足工具創新,發揮優化資源配置與引導消費結構升級的雙重作用,為擴大消費總量與提升消費質量提供堅實支撐,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消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