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系統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成果,以歷史與現實相貫通、國內與國際相關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宏闊視野,進一步回答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也蘊含著求學工作、創新創業、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借用王國維讀書的“三種境界”形象地比擬理論學習的不同階段,寄予了深刻的勸學之理,為我們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了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學習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可以遵循“三種境界”。
一是于“望盡天涯路”探尋中,深悟理論高度,常思忠誠之責。第五卷中,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深刻闡述,到“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的殷切囑托,盡顯黨中央治國理政決心,為青年干部錘煉忠誠品格指明方向。我們應細品“信仰之甜”,系統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悟其精髓,感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真理性。尤其面對黨內黨外、港澳臺僑、民族宗教等復雜工作,要善于從政治角度剖析解決,提升“政治三力”,以之武裝頭腦。要補足精神之鈣,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面對工作中的困難與挑戰,以理論為指引,不畏艱難,勇于擔當。在服務群眾的道路上,將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為群眾謀福祉,以實干開創新局。還應熔鑄“忠誠之魂”,領悟“兩個確立”意義,把穩思想之舵,懷忠誠之心,堅守理想信念。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堅守政治底線,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不移,讓忠誠照亮前行路。
二是于“為伊消得人憔悴”執著里,深悟為民溫度,精思謀事之道??倳浽诨貞涀约褐鄽q月時,引用了胡喬木的詞“待入塵寰,與眾悲歡,始信叢中另有天”,體現了人民領袖自年輕時就厚植的人民情懷。第五卷中,“人民”二字如主線貫穿,為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指明方向。統戰工作作為黨的特殊群眾工作,需從中汲取為人民服務的智慧。我們要勤聚民心,主動擔起凝聚共識等職責,密切與群眾、黨外人士交流,以“蹲下來”的姿態聆聽家長里短、以“敞開來”的真心記錄急難愁盼、以“看得見”的細致觀察喜怒哀樂,運用“團結—批評—團結”方法求同存異,贏得支持。要善暖人心,帶著感情與責任,做好協調、化解、溝通工作。真心實意辦實事,思想引導曉之以理,聯誼交友動之以情,生活服務助之以實,實現從“做了”到“做成”的跨越。要共筑同心,落實嚴管厚愛要求,支持黨外干部干事創業。暢通參與渠道,激發首創精神,推動共建共治共享。匯聚各方力量,為統一戰線服務大局、助力發展貢獻力量,以同心同德之態,繪就事業新篇,彰顯理論深度與實踐擔當。
三是于“驀然回首,燈火闌珊”的豁然間,領悟擔當的深度,探尋實踐之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第五卷通篇貫穿著“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實踐哲學,激勵我們成為腳踏實地的行動者。我們要“下實功”,樹立正確政績觀,對標提升“七種能力”要求,持續進行思想、政治、實踐與專業訓練。警惕“速成”“懈怠”“浮躁”陷阱,練就干事創業的高強本領。需“求實效”,秉持吃苦耐寂的作風,以“事畢功成”的韌勁,解決日常工作的盲點、堵點與斷點。把“關鍵小事”當作“心頭大事”,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成為行家里手。應“用實勁”,勇接“燙手山芋”,敢當“熱鍋螞蟻”,主動在“12218”產業體系建設、全運會、“百千萬工程”等重大事務中擔當作為,以實干踐行使命,用擔當詮釋忠誠,為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選擇以何種方式耕種自己,是我們青年干部必須交出的答卷。他常與青年暢談“生逢其時”,勉勵“為之奮斗”,讓夢想在時代扎根生長。不久前的九三閱兵,我們見證祖國在現代化路上的堅定步伐。秋風起,寄托著我們對先輩的思念,更承載著我輩接續奮斗的誓言。讓我們選擇耕耘信仰、奉獻與奮斗,用腳步丈量大地,以內心感應時代,用奮斗和汗水,擦亮敢擔當、善作為的人生底色。不負使命、不負韶華,繪就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