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任曉莉
2025年7月8日,滿載晶科能源光伏組件的集裝箱卡車隊列緩緩駛入上饒綜合保稅區,通過智能卡口系統自動核驗后,組件產品順利出口英國。這標志著贛東北首個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
“現在‘家門口’有了綜保區,更方便我們按照生產計劃靈活調用,也有利于我們降本增效。”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務副總經理閔鑠媛表示。這是上饒市“十四五”時期開放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對外開放: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
曾經不靠海、不沿邊的上饒,如今憑借戰略眼光重塑區位優勢。“十四五”期間,我市將開放發展放在全局重要位置,以深度融入國家戰略為突破口,加快構建開放新格局。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讓上饒堅定了發展信心。全市上下堅持由內向外齊發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征程上闊步向前。
交通互聯互通是開放的物理基礎。“十四五”期間,上饒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強化與長三角的“硬聯通”。鐵路方面,建成昌景黃高鐵,謀劃建設杭衢上深、武九上溫高鐵;公路方面,上饒擁有滬昆、杭瑞等5條直聯長三角高速公路,加速推進123公里繞城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
“軟聯通”同樣成效顯著。上饒深化貨運物流體系建設,與上海松江區簽訂交通區域戰略合作協議,與溫州市聯合申報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2024年,上饒“無水港”開行上饒-寧波“海鐵聯運天天班”555趟,共發運集裝箱46980標箱。
上饒·上海“科創+產業”雙向飛地建成運營,努力實現“研發孵化在長三角、轉移轉化在上饒”。與5個長三角城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每年簽約來自長三角地區的項目占省外簽約項目總數近70%。
AEO(經認證的經營者)企業是外貿穩增長的基石。隨著江西省東沿藥業有限公司的成功認證,上饒AEO企業增至7家。2025年前5個月,這些企業進出口總值61億元,占全市出口總值的51.8%,成為外貿“壓艙石”。
招商引資:從“單兵突進”到“全域聯動”
2025年3月31日,上饒市走進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要素對接會在深圳舉行。本次會議簽約項目17個,簽約總額77億元,其中“雙招雙引”項目12個,簽約金額44億元。
招商引資是開放發展的生命線。我市堅持“工業掛帥、項目為王”理念,聚焦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全面開展產業鏈招商、資本招商、環境招商,構建全方位招商體系,成為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首選地”。
園區是招商引資的主平臺。作為全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上饒經開區積極對標一流營商環境,通過成立招才引資集團,整合7家上市公司資源以商招商、整合省屬國有平臺招大引強、用好產業基金吸引頭部企業。
我市創新招商方式,積極開展專業招商,實現從“單兵突進”到“全域聯動”。全市各地各部門紛紛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加快“走出去”步伐,全力開展鏈式招商、資本招商、資源招商、飛地招商,取得了顯著成效:
市政府駐京聯絡處加掛上饒市駐京津冀招商引才中心牌子,市政府駐滬聯絡處加掛上饒市駐長三角招商引才中心牌子,抽調人員在深圳成立上饒市駐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引才中心,開展駐點招商;
組建了光伏新能源產業、光電產業、汽車產業、新材料產業、文旅產業、數字經濟、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專業招商小分隊,“走出去”開展產業招商;
聘請25名異地上饒商會會長為我市招商引才顧問、183名異地上饒商會會員代表為我市招商引才大使,讓他們成為總部回歸、產業回歸、人才回歸、資本回歸和社會公益回歸的示范表率,推介更多優質項目落戶上饒,引進各類人才來饒創新創業。
平臺建設:打造開放新引擎
位于上饒經開區馬鞍山片區的上饒綜合保稅區是贛東北首個綜合保稅區,區內分為口岸作業區、保稅加工區等五大功能區,重點服務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外貿“新三樣”產品出海。
“我們以‘智慧+服務’雙輪驅動綜保區發展,封關運行前完成智能化通關系統全流程調試,實現車輛出入區自動識別抬桿、智能引導查驗、自動比對放行。”上饒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為區內企業構建了7×24小時通關保障網。
高效便捷是綜保區的核心競爭力。正式封關前,上饒海關、上饒綜合保稅區服務中心多次開展系統聯調測試,通過多輪模擬通關,排查解決系統運行問題。同時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報關、物流等全鏈條數據互通和智慧通關。
入駐企業不僅享有“進境保稅、入區退稅、區內免稅”等政策,還能享受到貿易便利化、跨境金融服務以及高效物流等,這些優勢正吸引更多“保稅+”優強項目籌備入駐。
跨境電商是新業態的重要代表。依托中國(上饒)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優勢,上饒市貿促會大力推動貿易新業態發展,重點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建設“海外倉”。2025年上半年,全市網絡零售額突破104億元。
口岸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高效的貿易服務支持。上饒市貿促會持續強化“政企紐帶”作用,“十四五”期間,指導幫助我市外貿企業辦理原產地證明書12412份,金額共計70.32億美元,辦理原產地證明書數量和簽證金額均位列全省第二。2025年,上饒市貿促會成功爭取在本市設立原產地證簽證點,實現了外貿企業 “家門口辦證”。
潮涌贛鄱,氣象一新。隨著綜合保稅區的封關運行,上饒已經構建起集公鐵空水多式聯運的立體開放通道。以上饒國際陸港、福州港(寧德)上饒碼頭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開放平臺,使上饒實現了從內陸腹地向開放前沿的華麗轉身。一個矢志不渝擴大開放的上饒,正以“向東而興”的胸懷,擁抱世界,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