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外文局編輯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內外發行。本期邀請專家學者談對第一、第八、第十八專題的學習體會。
【如何讀懂全書開篇第一專題】
偉大復興的科學行動指南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中心任務,《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以此作為開篇第一專題,系統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為什么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一文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為如何喚醒‘睡獅’、實現民族復興這個重大歷史課題所給出的答案,是選擇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中國式現代化最中心的任務就是讓一個曾經飽受列強欺侮、目前尚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發展、政治昌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美麗,到本世紀中葉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中國式現代化有著基于自己國情的鮮明中國特色。在開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一文中,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等5個方面的鮮明特色。比如,西方社會用了300多年的時間只讓不到10億人進入完全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從新中國建成社會主義制度算起,不到100年讓14億人進入現代化。又比如,西方現代化是貧富差距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則把共同富裕作為最本質的特征。再比如,西方現代化伴隨著血與火的殖民戰爭掠奪一路走來,中國式現代化則是通過自己努力奮斗,與世界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實現。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行偉大斗爭。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各種可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將接踵而至,其復雜性嚴峻性更將前所未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反復證明,以斗爭求安全則安全存,以軟弱退讓求安全則安全亡;以斗爭謀發展則發展興,以軟弱退讓謀發展則發展衰”。面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的志氣、骨氣、底氣,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辛鳴)
【如何把握文化專題的脈絡主線】
建設文化強國必須堅持“兩個結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和科學回答,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第八專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多篇著作對“兩個結合”進行了深刻論述,為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擔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自覺堅持“兩個結合”、推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創新發展的重大成果。一方面,“兩個結合”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基石和貫穿始終的主線,習近平文化思想中關于文化的地位作用、文化自信、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等重要論斷,都植根于“兩個結合”。另一方面,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文化建設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和具體任務,凸顯了“兩個結合”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不斷豐富和拓展了“兩個結合”的內涵與外延。
《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等篇目,闡明了“兩個結合”的深刻內涵和實踐指向,為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指明了方法、路徑和目標。其一,“兩個結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中國共產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中,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實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生命,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實現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在中國大地上更加根深葉茂。其二,“兩個結合”是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必由之路。從本質上講,這種結合是一種理論學說與一種文化形態的結合,馬克思主義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基因,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這一文化形態閃爍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光輝,也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秀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及世界文明的精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其三,“兩個結合”為進一步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提供了科學方法。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我們提供了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的甄別標準,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思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實現深刻變革和現代轉型;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理性精神,我們要堅持和發揚這種精神,使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西文明交融的基礎上進一步綜合創新,從而形成一批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中山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浩)
【“壓軸”專題強調自我革命有何深意】
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第十八專題《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收錄了2022年10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論述,為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理論指南和根本遵循。
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存在的許多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但是,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黨內存在的政治不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中要求,“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遠吹沖鋒號,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深入推進自我革命的根本保證。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必須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如何做到?《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建黨原則》一文給出答案:“首先要落實到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上,落實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上。”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才能不斷有效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初步構建起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向縱深發展》指出,要使之成為“一個內涵豐富、功能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動態系統”。《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開辟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一文,則明確了這一體系的科學內涵,包括“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固本培元、凝心鑄魂的教育體系”“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管體系”“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主體明確、要求清晰的責任體系”,從實踐層面指明了目標和路徑。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教授王銳】
(本文刊載于《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25年第18期)